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房产 图片 综合 娱乐 健康
  • 汽车
  • 趋势

    旗下栏目: 动态 建材 趋势 市场

    广东将推多项新举措保护利用革命文物 定期开展革命文物安全巡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5-17

      首次明确文物安全责任人、要求革命遗迹遗址尽可能开放、建立革命文物大数据库……南方日报记者获悉,我省今年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上将推出多项新举措。

      日前,我省印发《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进一步加强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该《方案》明确,我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升革命文物保护水平、全面提升革命文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革命文物运用水平。

      首次明确文物安全责任人

      落实责任是保障文物安全的关键,安全责任人不明确或责任落实不到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记者注意到,《方案》重点强调了文物安全问题,要求落实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定期开展革命文物安全巡查检查,加强革命文物监测调控设施和消防、安防、防雷工程等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改善革命文物藏品保管、陈列展览条件,筑牢革命文物安全底线。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继去年国家文物局印发了《文物博物馆单位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办法(试行)》后,我省层面首次提出明确革命文物安全责任人。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将承担文物安全保卫、消防安全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重要安全职责。

      为全面提升革命文物保护水平,《方案》还指出,将推进我省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程,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整合资源,对主题相近、区域相邻、功能相似的革命文物进行统一规划保护利用。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将结合南岭国家公园建设,有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保护建设。

      与此同时,我省将编制原中央苏区片区、海陆丰片区、长征片区(红一方面军)和广东片区四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保护利用规划,强化整体规划、连片保护、统筹展示、示范引领,并推进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中央红色交通线、红军长征过粤北、东江纵队抗战等革命遗址群整体保护利用。

      革命遗迹遗址尽可能开放

      如何全面提升革命文物运用水平?记者看到,《方案》明确,大力提升革命文物对公众开放水平,文化和旅游部门管理使用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全部对外开放,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遗迹遗址应尽可能开放,尚不具备开放条件的,应在合适位置设立铭牌说明。

      今年,我省将推进革命文物陈列展示提升工程。《方案》提出,将完善革命文物改陈布展管理机制和支持政策,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基本陈列超过5年的可进行局部改陈布展,基本陈列超过10年的可进行全面改陈布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正在推进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起义纪念馆、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流沙会议旧址、东江纵队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等重要红色场馆基本陈列改陈布展,从革命文物资源本体出发,丰富展陈内容,创新展陈方式,适度、恰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确保实现展览内容和展览形式相得益彰。

      建立革命文物大数据库

      为全面提升革命文物管理水平,《方案》要求建立我省革命文物大数据库,绘制分布地图,分批次公布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推进革命文物资源信息开放共享。

      如何向公众讲好革命文物故事?记者注意到,《方案》要求推进革命文物宣传传播工程,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发布“铭记光辉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点推荐名单,组织各地各部门就近就便走进革命遗址、红色场馆瞻仰参观、接受教育。此外,还将加强广东革命历史研究阐释和宣传推广,如编撰《红色广东》丛书,继续打磨提升话剧《深海》、舞剧《风雨红棉》、音乐作品《马思聪作品集》,创作影视作品《暴风》《绝密使命》、纪录片《红色热土》《中央红色交通线》《追寻红色足迹》等。

      推进革命文物文旅融合工程,《方案》要求组织实施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和示范意义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工程,重点推进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和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打造文旅融合品牌。

      此外,我省还将围绕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重大工程,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助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并积极培育以革命文物为支撑的红色研学旅行和深度体验旅游精品线路。

      链接

      打造红色文旅融合样本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已吸引近6万人次“打卡”

      近年来,位于韶关市乐昌市坪石镇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不断迎来一批批游客和学生团体,人气愈发高涨。

      抗日战争时期,以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省立文理学院、培正、培道中学为代表的粤港澳大中院校突破炮火封锁,纷纷内迁至粤北乐昌坪石、浈江大村、连州东陂等地,辗转迁徙坚持办学直至抗战胜利,书写下中国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

      办学期间,各学校培养专业人才,宣传抗日救亡,坚持学术理想、践行知识救国,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学子,走出了一大批为新中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才。

      自2019年6月起,广东省“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人员经过考古勘探,把散落在韶关坪石、清远连州的一段段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重新串联起来。

      其中,韶关陆续发现了一百年前的中大天文台旧址、法学院办学旧址等,研究团队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编写了《抗战期间粤地教育历史纪事》等与华南研学有关的研究材料。此外,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完成了乐昌国立中山大学7处办学旧址的修缮方案,进行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

      目前,依托遗址成立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作为重点推荐内容,被纳入省文化和旅游厅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在保护与活化中走入公众视野,已经打造成为面向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各类研学活动、追缅先师学人、文化寻根之旅的基地,自去年以来累计吸引了近6万名游客、学子前来重温抗战历史。

      “我们希望能够合力将这些珍贵的红色遗址创新性地保护起来,以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形式来推动当地乡村振兴,打造开放式体验式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说。未来,研学基地将继续结合古驿道资源、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建设综合性的生态旅游路径,形成粤北旅游新热点,助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

      除了粤北研学,位于广州越华路116号的杨匏安旧居陈列馆近年来也成为红色文旅融合的样本。陈列馆重点打造“点燃理想之光”红色文化研学活动,创新教学模式,让更多青少年沉浸式感受革命情怀。据统计,自2019年4月30日正式开放以来,杨家祠累计吸引6.5万人次参观,举办的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吸引超过680万人次参加,已经成为广州热门红色文化传承打卡地。

      方案摘读

      ◆严格落实定期风险排查和日常养护管理制度,落实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

      ◆完善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四有”工作,推动市县级以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依法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

      ◆完善革命文物改陈布展管理机制和支持政策,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基本陈列超过5年的可进行局部改陈布展,基本陈列超过10年的可进行全面改陈布展

      ◆注重加强数字化、网络化展示,推进建设“广东网上红色展馆”,集中展示全省重要革命遗址、红色场馆,打造网上红色精神家园

      ◆打造提升南粤星火路、南粤“左联”之旅等一批经典红色旅游线路,提升红色旅游产业的集聚度和辐射度,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数读

      目前,广东革命文物包括不可移动文物1513处,可移动文物4544件(套)。

      广东拥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3个、红色旅游A级景区23个。

      21个市82个县列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有重复划入的县、市、区),包括原中央苏区片区、海陆丰片区、长征片区(红一方面军)和广东片区,是全国为数不多全域覆盖的省份。

      南方日报记者 黄堃媛 通讯员 雷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