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房产 图片 综合 娱乐 健康
  • 汽车
  • 数据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4小时检测百份样品, 病毒女“侦察兵”给核酸检测提速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26

    憔悴的面容,掩盖不住她们活力四射的神态。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部队相关科研专家组前往武汉抗击疫情。来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迟象阳、董韵竹、张梦瑶三名女博士,成了这支专家队伍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截至3月5日,她们所在的检测组已完成5500多份样品检测,没有出现一次错误,这也是三位大女孩最开心的事儿。

    来到这里,就没把自己当女生看

    初见三人,是2月20日的下午3点。

    刚从实验室里出来的她们,正在会议室里匆匆吃着盒饭和泡面。

    “为啥这么晚才吃饭?”面对记者提问,迟象阳简要介绍了她们的作息,“我们一般是早上8点进实验室作核酸检测准备,下午2点多出舱;饭后稍做休整,待结束晚间的检测,一般都到次日凌晨了。”

    “昨天接收的样本较多,我们轮了2个班次,一直检测到凌晨4点才结束。”董韵竹补充道。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技术支撑。这种检测,就是三位女博士担负的主要任务之一,必须分秒必争。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从咽拭子样品接收到得出核酸检测结果,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为了尽早让医院获知结果救治患者,一批近百份的样品从处理到检测完成,她们靠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配合,硬是把时间压缩到4个小时。

    由于送检样品的数量和时间并不固定,她们索性在实验室旁的会议室边待命,边做其他分析研究。

    记者了解到,来武汉前,这三名女同志在单位都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像迟象阳手里就有药物研发等长线课题。

    课题研究,人员各有分工,往往“一个萝卜一个坑”。来到武汉后,原来课题的部分内容可让后方同事友情代劳;但工作思路、实验设计以及结果分析等关键节点,还必须本人主持。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迟象阳这样解释。电话联系、视频交流、电邮函复……后方的课题,三位女同志一个也没落下。

    核酸检测结果的判断解读也是她们研讨的一个重点。

    检测组采用的是双靶标检测试剂盒,碰到检测的荧光曲线信号偏低或者只有单一靶标等可疑结果,就需要检测人员多方分析研判。

    在姜涛研究员、张晓鹏副研究员的带领下,检测组经常召开“诸葛亮会”,对出现的可疑结果进行讨论,必要时还会重复实验。三名女同志也经常见缝插针地开展交流。

    “拿出精准的检测结果,就是对提高疫情防控效率做贡献!多付出点时间和精力,值得!”董韵竹说。

    紧要关头,是军人就该上一线

    “我们首先是一名战士。”这句话,三名女博士不止一次提及。

    春节前夕,得知疫情暴发后,迟象阳一直寝食难安。

    “我是军人,研究方向又是微生物,觉得自己这个时候如果不做点什么,就会很焦虑。”1月26日凌晨1点,接到前往武汉的命令后,早有思想准备的迟象阳几个小时之内就打包好了自己的行李和实验设备仪器。

    “当兵能到战‘疫’一线,打一场阻击战,我感到特光荣!”当年,那个害怕非典的小女孩,这次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战“疫”最前沿。

    同一时间,董韵竹在家里也接到了同样的电话。

    “军人必须听令而行。”当天晚上,她们抵达武汉,第二天便开始工作。

    1月28日,张梦瑶也接到了前往武汉的命令。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参加如此重大、甚至有生死考验的任务。

    那天,整个车厢里的乘客只有她一人,可她却没有感到孤单。

    临行前,由于军大衣放在单位办公室来不及取,她的父亲便将自己的一件军大衣交给了她。

    张梦瑶的父亲是一名现役老兵,曾在玉树地震救援中表现突出,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那件大衣,正是他参加救援时的征袍,后来被当成“宝贝”珍藏起来。这次女儿出征,他才再次拿出。

    高铁上,身着迷彩的张梦瑶拿着单位的介绍信,告知列车长行程。得知她是前往武汉参加疫情防控时,当过兵的列车长马上向她敬礼致敬。

    “当兵十多年了,这是我对军人荣誉感触最深的一次。”张梦瑶说。

    那天,走出车门,穿着父亲的军大衣,每经过一节车厢,都会有列车员自发地向她敬礼。不远处,她的战友正等着和她并肩战斗……

    那一刻,张梦瑶百感交集,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一线奋战,回家这简单的两个字总能给她们更多动力。军人、博士、女儿、妻子、母亲……多种身份交织在一起,无数个声音在呼唤她们早日凯旋。

    这些天,各医院送来的咽拭子样品,检测出的平均阳性率慢慢低了下来。她们回家的那一天,不远了。